浙江省永康财政支持农污治理“绿”“富”共赢
永康市财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自2014年五水共治以来通过数字赋能、政策帮扶,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持续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富美乡村。今年8月,永康市首次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最高奖项“大禹鼎”,见证了永康治水工作的不断变革创新。
一、数字赋能智慧治理,提升管理实效。聚焦管网全覆盖、污水全分流、污染全管控目标,先后投入2450万元构建“智慧水务”城乡一体化管控平台,集成850公里排水管网、5座污水处理厂、9个泵站、82个重点排水口、762个处理设施,6000余处污水检查井等基础数据,实现管网智慧管理。实时监控各管网流量及排水口出水情况,实现突发事件的线上派单及跟进处理。市民通过公众号反映个人诉求,通过调度中心派单并处置后完成工作闭环,处理速度比传统市民诉求提升5倍以上。
二、管理赋能科学治理,深化长效运维。参照义乌治理先进经验,成立排水公司,引入全省优秀第三方运维单位负责运行管理。参与出台《永康市农村生活治理设施第三方运维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对第三方运维公司进行监督考核,加强对农污水治理设施日常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养护及损坏处置的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市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移交运维,受益农户达到162644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成效明显。
三、生态赋能创新治理,打造共富模式。支持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建设创新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和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治理质效。舟山镇端头村创新尝试“生活污水活化利用”,充分利用入库溪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无机污染物,提升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每亩农田可消纳100立方米至260立方米,每亩水稻可减少用水量300立方米,减少氮肥用量20%以上。前仓镇大陈村有机融合建设生态圈,将田河湖草村路、污水治理终端一体化布局与村居环境相融合,打造集赏景、休闲、污水处理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场所,带动农村旅游消费,提高村民收入。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