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财政局紧盯三个阶段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今年以来,西安市财政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紧盯“谋事”“办事”“成事”三个阶段,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务求实效。
一、认真调研“谋事”。西安市财政局努力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沉下去”“干出来”,专门成立了由局政策研究室牵头负责的实践活动组,制定印发实践活动方案,确定全局系统32项民生实事项目,对目标要求、工作内容、重点任务等全面安排。组织各处室(单位)以“走基层、解难题、促发展”为主题,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等民生领域,在全市范围集中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二、真抓实干“办事”。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短板闻过即改、立行立改,形成问题清单、集中力量解决。其中:针对“一卡通”管理存在问题,督促各区县审计问题整改落实,确保群众能切实享受到国家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及时拿到补贴资金。针对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水平,采取“精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保障12345平台建设升级,扩能后运营场所约3600平方米,配置话务员360人,整合13条部门热线,5月21日已正式投入运行。针对城乡居民“煤改洁”问题,印发“煤改洁”后续扶持政策,明确运行补贴延长执行两个采暖季,并保证补贴标准不变,均由财政承担。针对群众就医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医疗救助“六统一”(统一救助范围、统一资助参保、统一救助方式、统一救助标准、统一结算方式、统一基金管理),充分发挥城乡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作用,最大限度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先后赴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开展“财政服务进校园活动”,为广大师生宣讲我市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财政政策。同时,介绍我市最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变化,让更多高校学子了解西安、爱上西安、留在西安。针对乡村振兴方面,在做好财政资金保障同时,邀请西安交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等多家高校教授赴周至县翠峰镇农林村开展“发挥智库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请专家走进田间地头为群众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三、精准督导“成事”。定期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情况督导检查、进度评估、调度协调,持续研究梳理更新民生实事项目清单,逐项明确责任处室(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形成从项目确定到“把事办成”的全程闭环管理,不断推动全局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前三季度,全局系统各级党组织共完成确定实事项目中的23项,经市委组织部审定对外公布了其中13项民生事项。在做好以上“规定动作”同时,还开展“自选动作”39项,形成长效机制或政策措施40项,全局系统个人实事清单超过210项,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