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内蒙古财政新闻联播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做好“四篇文章” 守护好社保基金“钱袋子”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闯新路、进中游”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争先创优行动,确定目标任务36项,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全区财政管理、改革创新等多方面实现新突破,财政工作质效大幅提升,多项工作在全国或自治区层面实现晋位升级,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财政力量。

  社保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

  为进一步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贯彻落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为契机,全面梳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7个险种,初步形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努力做好制度设计、指标设置、评价分析、结果应用“四篇文章”,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管理质效,守护好社保基金“钱袋子”

  填补制度空白 做好制度设计文章

  2022年,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2024年,财政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又联合印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指引,两项制度均提出财政部门主要负责牵头制定绩效管理办法、绩效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等内容,明确了财政部门在基金绩效评价中的工作职责。自治区已出台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在社保基金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面还处于空白。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健全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自治区财政厅社会保障处坚持树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围绕“怎么评、评什么、谁来评”,通过设计制定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分析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建立健全社保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突出评价靶向 做好指标设置文章

  按照“共性+个性”的原则,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定工作。共性方面,按照指引要求,总体采用决策、过程、产出、效益的框架体系,统一同一类指标评分规则和标准。个性方面,每项基金具体指标和评价要点根据基金自身特点及自治区社保基金当前管理模式“量身打造”。各项评价指标设置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充分参考和吸收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审核意见以及相关文件制度,从一级指标细化到三级指标,每一项指标都有相应的指标解释、评价标准和权重,确保所有指标指向明确、可评可测,突出社保基金绩效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注统筹层次 做好评价分析文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注重适用导向,按照险种、统筹层级以及适用对象分别设置12套评价指标体系,险种包括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和失业保险基金7个险种,统筹层次包括国家级、省级、盟市级统筹和县级统筹,可适用于各级财政部门、社保行政管理部门、社保经办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开展社保基金绩效评价和自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全覆盖绩效评价模式。按照社保基金的收、支、管、投等管理流程,构建了涵盖决策、过程、产出、效益、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政策调整完善、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管理、政策执行、风险防控、数量质量和时效、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影响以及满意度等方面对社保基金开展综合评价和分析,力求做到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强化结果导向 做好评价应用文章

  为确保社保基金绩效评价达到过程可行、结果可用的结果导向,我们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期间,主动上门与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以及盟市财政部门进行对接,通过现场研讨交流、线下征求意见等方式,根据社保行政管理部门、经办机构以及盟市财政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并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金指标体系初步搭建完成的基础上,委托开展自治区社保基金绩效评价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并利用第三方工作成效对相关评价指标解释、评分规则等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使形成的社会保险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更具可操作性。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