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泉港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下达2021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预算的通知》,公布了全国15个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其中,泉州市泉港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获得2021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支持3亿元。
项目位于泉州市北部湄洲湾南岸,东临湄洲湾,隔海与惠安县净峰镇、东桥镇相望,东北隔湾与莆田市秀屿区相望,西北与仙游县毗邻,西南与洛江区、惠安县紫山镇接壤,南与辋川镇相连。陆路距福州、厦门各约145公里,区位条件尤为优越。
交通部把泉港规划为中国21世纪四大国际货运中转中心之一。2000年,习近平总书记(时任福建省省长)在泉港调研时提出:“泉港区的支柱产业以石化为主,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规划,做足石化产业文章;在发展石化产业的同时,发挥良好的港口条件,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泉港不仅是泉州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泉州市临港工业和城市建设加大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压力,区域内海岸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后龙湾砂质岸线侵蚀严重,海滩功能退化、环境脏乱。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部署,按照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中央部委关于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工作方案的要求,重点开展泉州市北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
本项目通过开展“贝藻礁型防浪屏障建设工程”、“后龙湾沿线沙滩修复与养护工程”、“后龙湾海堤生态化改造工程”、“海滩垃圾拦截和收集系统工程”等四大工程,具体采用新建贝藻礁、整治修复海岸沙滩、后滨沙地植被修复等手段,由海向陆形成由贝藻礁-宽缓沙滩-滨海植被群落组成的“三防一体”生态减灾空间体系,构建集海岸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优化为一体的泉港区海洋生态安全格局。
后龙湾海滩是泉州市北部岸线最长、面积最大的海滩,过去曾有“五里海沙”之称,然而近几十年来泉州市临港工业和城市建设加大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压力,后龙湾遭受不合理海岸工程建设等人为负面因素影响,加之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侵袭,如今面临砂质海岸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海域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后龙湾生态修复项目对于保障泉州市北部生态安全、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改善区域生态系统质量、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保障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
海岸线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兼具海陆生态特征,具有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功能。加强海岸线保护,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讲话强调,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对于有效控制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泉州市自然岸线保有率较低,大部分岸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岸线因为受到资金后期投入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形势等影响,而遭到弃用和破坏,生态功能大大减弱。此外,台风和风暴潮导致护岸工程遭受破坏,降低了整体抵抗风暴潮的能力。本项目通过实施贝藻礁型防浪屏障建设工程、沿线沙滩修复与养护工程、海堤生态化改造工程等,对重点受损岸线进行整治修复,恢复其防灾减灾功能,对于改善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本市海岸抵御台风、风暴潮等防灾减灾能力,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须抓紧抓实。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坚持生态优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近年来,台风风暴潮灾害呈多发、频发、连发态势,灾害损失日趋加重,护岸海堤是防御台风风暴潮灾害的第一道防线,是沿海地区抗御台风风暴潮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受滨海植被破坏、近海采砂和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该区域成为福建省海岸侵蚀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针对砂质海岸因侵蚀、退化造成滩面萎缩等问题,本项目通过实施后龙湾滨海植被保护修复工程,提高沿海植被防风效果,逐步恢复海滩-后滨植被的海滩系统。通过开展沙滩修复和养护工程,增强海滩稳定性,改善沙滩质量,形成完整而稳定的海滩地貌系统,显著提高修复海岸防灾减灾能力。
三、 改善区域生态系统质量
后龙湾所处的湄洲湾,湾内船舶运输、养殖捕捞等人类活动频繁,泉港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现代化石化港口城市,石化、能源港口航运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污染的风险,再加之于海岸带采砂、城区和海岸道路工程的建设,导致湾内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突出。本项目通过实施贝藻礁型防浪屏障建设,改善海域水环境质量,为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逐步恢复海域生物多样性和底栖动物生物量,促进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修复,为维持和提高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有利条件,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水体和维持生态系统结构等效益。同时,防浪屏障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岸线稳定性和自然灾害防护能力,减缓海浪对岸线的侵蚀作用,对于保护天然沙滩、岸线稳定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目通过加强综合治理,提高海岸防护能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是落实和贯彻党中央、国家、省各级部门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环境保护”战略的具体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环节。
本项目助力营造泉港石化工业区重要的安全和生态屏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泉港指明的“做足石化产业文章,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发展战略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促进城乡品质提升,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建设,降低临港工业和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压力,以营造优美的生态宜居环境为目标,推动滨海的发展。
泉港区积极做好工作衔接,及时将中央财政3亿元补助资金下达到位,为推动泉港区海洋生态保护项目实施,区财政局在市局指导下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资金监管领导小组,贯彻落实中央、省、市财政部门关于中央直达资金使用管理工作要求:1、明确资金使用范围;2、规范直达资金使用管理,严格资金支持方向和支出使用范围,明确直达资金支付给项目建设单位;3、加强直达资金监管及时录入监控系统,及时对系统中下达上级直达资金指标监控,配合项目主管部门在直达资金使用后第一时间将使用情况录入在线监控系统;4、整合统筹区级财政资金,落实地方资金安排到位;5、保障资金拨付和使用进入有效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配合区自然资源局不断加强技术团队的沟通联系,加快推进数模研究分析、工可报告编制进度;开展海洋环境与生态资源春季本底调查工作,开展泉港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海岸地形地貌及沉积物调查;着手启动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多方的鼎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26日